首页 >> 财会金融
银行从业资格
考试指南 | 考试资讯 | 复习指导 | 专业科目指导 | 历年真题 | 模拟试题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财会金融 >> 银行从业资格 >> 复习指导
站内搜索:

2014银行业初级资格《风险管理》章节辅导第三章4
作者:城市网 来源:www.ceoba.com 更新日期:2014-8-13
 四、资产证券化与信用衍生产品(★)

  (一)资产证券化(Securitization)

  广义的资产证券化是指某一资产或资产组合采取证券资产这一价值形态的资产运营方式,包括以下四类:信贷资产证券化、实体资产证券化、证券资产证券化、现金资产证券化。

  商业银行利用资产证券化,有助于:

  ①通过证券化的真实出售和破产隔离功能,可以将不具有流动性的中长期贷款置于资产负债表之外,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及时获取高流动性的现金资产,从而有效缓解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压力。

  ②通过对贷款进行证券化而非持有到期,可以改善资本状况,以最小的成本增强流动性和提高资本充足率,有利于商业银行资本管理。

  ③通过资产证券化将不良资产成批量、快速转换为可流通的金融产品,盘活部分资产的流动性,将银行资产潜在的风险转移、分散,有利于化解不良资产,降低不良贷款率。

  ④增强盈利能力,改善商业银行收入结构。

  (二)信用衍生产品(Credit Derivatives)信用衍生产品是用来从基础资产上分离和转移信用风险的各种工具和技术的统称,最大特点是能将

  信用风险从市场风险中分离出来并提供风险转移机制。

  对于商业银行而言,信用衍生产品可以在以下方面发挥一定的作用:

  ①分散商业银行过度集中的信用风险;

  ②提供化解不良贷款的新思路;

  ③防止信贷萎缩,增强资本的流动性;

  ④有助于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⑤使银行得以摆脱在贷款定价上的困境。

[本文共有 4 页,当前是第 4 页] <<上一页 下一页>>


银行从业资格考试通关必备网络课程免费试听>>
银行从业资格相关文章: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会员专区 - 客户服务 - 疑难解答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0 cn.cityy.cn 城市网 版权所有
中国·城市教育 粤ICP备060230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