④肝气犯胃:证候:呕吐吞酸,嗳气频繁,胸胁闷痛,舌边红,苔白腻,脉弦。
治法:舒肝和胃,降逆止呕。
方药:半夏厚朴汤合左金丸加减。
(2)虚证:
①脾胃虚寒:证候:饮食稍有不慎,即脘腹不舒,恶心呕吐,时作时休,纳差,倦怠乏力,面色白,口干不欲饮,四肢不温,喜暖恶寒,大便溏薄,舌质淡,苔白润,脉濡弱。
治法:温中健脾,和胃降逆。
方药:理中汤。
②胃阴不足:证候:呕吐反复发作,时有干呕,口燥咽干,似饥而不欲食,舌红少津,脉多细数。
治法:滋阴养胃,降逆止呕。
方药:麦门冬汤。
3、辨证施护
(1)外邪犯胃证:
①此型多属邪实,因患者发热恶寒,为寒邪偏重。病室宜温暖向阳,安静舒适,空气新鲜。
②注意观察体温、脉搏、舌象,脘腹部及呕吐物的变化,若有体温持续升高,呕吐呈喷射状,剧烈头痛、两侧瞳孔不等大,烦躁不安、嗜睡、呼吸深快等现象,是邪毒内陷于脑之征,应立即报告医师进行抢救。
③本型多见暴病,呕吐频繁,患者心情急躁,焦虑不安,应做好解释工作,消除紧张情绪,使其静卧,尽量减少搬动勿打扰患者休息。
④针刺中脘、内关、足三里及在夹脊两侧刮痧,可缓解症状。
⑤呕吐严重者可暂禁食,待呕吐减轻后给予流质、半流质,逐渐过度到普食,忌油腻、甜粘之品。若呕吐量多时,应注意补充水分,遵医嘱输液,防止损伤津液。 [本文共有 3 页,当前是第 2 页]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