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药
执业药师
考试指南 | 考试资讯 | 复习指导 | 试题库 | 西药师 | 中药师 | 药事管理法规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医药 >> 执业药师 >> 中药师
站内搜索:

执业中药师中药学知识:四气五味
作者:城市网 来源:城市网学院 更新日期:2013-6-11
    四气五味,就是药物的性味,代表药物的药性和滋味两个方面。其中的“性”又称为“气”,是古代通用、沿袭至今的名词,所以四气也就是四性。性和味的作用,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四气,就是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寒凉和温热是对立的两种药性;寒和凉之间、热和温之间,是程度上的不同,也就是说药性相同,但在程度上有差别,温次于热、凉次于寒。
    药性的寒、热、温、凉,是药物作用于人体发生的反应归纳出来的,例如,感受风寒、怕冷发热、流清涕、小便清长、舌苔白,这是寒的症状,这时用紫苏、生姜煎了汤饮服后,可以使病员发一些汗,就能消除上列症状,说明紫苏、生姜的药性是温热的。如果生了疗疮、热疗、局部红肿疼痛,甚至小便黄色、舌苔发黄,或有发热,这就是热的症状,这时用金银花、菊花来治疗,可以得到治愈,说明金银花、菊花的药性是寒凉的。
    中草药的药性,通过长时期的临床实践,绝大多数已为人们所掌握,如果我们熟悉了各种药物的药性,就可以根据“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和“热者寒之、寒者热之”的治疗原则针对病情适当应用了。一般是,寒凉药,大多具有清热、泻火、解毒等作用,常用来治疗热性病症。温热药,大多具有温中、助阳、散寒等作用,常用来治疗寒性病症。此外,还有一些药物的药性较为平和,称为“平”性。由于平性药没有寒凉药或温热药的作用来得显着,所以在实际上虽有寒、热、温、凉、平正气,而一般仍称为四气。
    五味,就是辛、甘、酸、苦、咸五种不同的滋味。它主要是由味觉器官辨别出来的,或是根据临床治疗中反映出来的效果而确定的。各种滋味的作用如下:
    (一)辛 有发散、行气或润养等作用。一般发汗的药物与行气的药物,大多数有辛味;某些补养的药物,也有辛味。
    (二)甘 有滋补、和中或缓急的作用。一般滋补性的药物及调和药性的药物,大多数有甘味。
    (三)酸 有收敛、固涩等作用。一般带有酸味的药物,大都具有止汗、止渴等作用。
    (四)苦 有泻火、燥湿、通泄、下降等作用。一般具有清热、燥湿、泻下和降逆作用的药物,大多数有苦味。
    (五)咸 有软坚、散结或泻下等作用。一般能消散结块的药物和一部分泻下通便的药物,带有咸味。
    在五味以外,还有淡味、涩味,它们的意义和作用是这样的:
    (一)淡 就是淡而无味,有渗湿、利尿作用。一般能够渗利水湿、通利小便的药 物,大多数是淡味。
    (二)涩 有收敛止汗、固精、止泻及止血等作用。
    由于淡味,没有特殊的滋味,所以一般将它和甘味并列,称“淡附于甘”;同时,涩味的作用和酸味的作用相同,因此,虽然有七种滋味,但习惯上仍称“五味。
    气和味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每一种药物既具有一定的气,又具有一定的味。由于气有气的作用,味有味的作用,必须将气和味的作用综合起来看待,例如,紫苏性味辛温,辛能发散,温能散寒,所以可知紫苏的主要作用是发散风寒;芦根性味甘寒,甘能生津,寒能清热,所以可知芦根的主要作用是清热生津……等。
    一般说,性味相同的药物,其主要作用也大致相同;性味不同的药物,功效也就有所区别;性同味不同、或味同性不同的药物在功效上也有共同之处和不同之点。例如,同样是寒性药,若味不相同,或为苦寒,或为辛寒,其作用就有所差异,如黄连苦寒、可以清热燥湿,浮萍辛寒、可以疏解风热;同样是甘味药,但气有所不同,或为甘温,或为甘寒,其作用也不一样,如黄耆甘温、可以补气,芦根甘寒、能清热生津。所以,在辨识药性时,不能把药物的气与味孤立起来。
    在临床具体应用时,一般都是既用其气、又用其味的,而在特殊应用的时候,配合其它药物,则或用其气,或用其味。
    【文献摘录】
    《珍珠囊》:「辛主散、酸主收、甘主缓,苦主坚、咸主软;辛能散结润燥、致津液、通气,酸能收缓敛散,甘能缓急调中,苦能燥湿坚钦,咸能软坚,淡能利窍。」
    《用药法象》:「夫药有温凉寒热之气,辛甘淡酸苦咸之味也。…一物之内,气味兼有;一药之中,理性具焉。或气一而味殊,或味同而气异。…」
    《景岳全书》:「药以治病,因毒为能,所谓毒药,是以气味之有偏也。盖气味之正者,谷食之属是也,所以养人之正气;气味之偏者,药饵之属是也,所以去人之邪气。其为故也,正以人之为病,病在阴阳偏胜耳。」
    《本草纲目》:「寇氏言寒热温凉是性,香臭腥躁是气…但自素问以来,只以气味言……」
    《中医名词术语选释》:「近人认为药物味道的不同,与所含的化学成分有关,如味辛的多含挥发油,味酸的多含有机酸,味甘的多含糖类,味音的则可能含生物碱,甘类或苦味质等。」

执业药师考试通关必备网络课程免费试听>>
执业药师相关文章: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会员专区 - 客户服务 - 疑难解答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0 cn.cityy.cn 城市网 版权所有
中国·城市教育 粤ICP备060230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