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药
护士资格
考试指南 | 考试资讯 | 复习指导 | 试题库 | 基础护理学 | 中医护理学 | 临床护理学 | CGFNS | 社区护理 | 心理护理 | 护理管理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医药 >> 护士资格 >> 临床护理学
站内搜索:

2013年护士资格证内科护理:恢复期精神病患者的心理护理方法
作者:城市网 来源:www.xue.net 更新日期:2013-5-27

  1.恢复期病人突出的心理要求是被尊重受重视,医护人员应尊重病人,根据他们的职业特点给予恰当的称呼,特别是在与病人交谈时,要努力做到态度和蔼、语言诚恳,要善于体会病人心境,帮助病人正确调整心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在此基础上重塑完整的人格,同时用实际病例鼓励病人,向他们说明精神疾病经过治疗和自身心理调节后完全可以和正常人一样生活和工作,让病人看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克服自卑心理。增强其对生活的信心和热情,为病情康复后走向社会做好心理准备。

  2.有消极、抑郁情绪的患者,首先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做到亲切、热情、和蔼、谦逊,尊重他们,爱护他们,鼓励多参加娱乐活动,如看电视、下棋、打扑克等。帮助他们认识精神疾病,减少自卑,树立信心,同时加强患者与家属、单位的联系,让患者感到家属、单位的同志们都在关心自己,让患者感到家庭的温暖和社会的支持。这样可以使患者感到自己仍然是社会有用的人,有助于消除抑郁情绪。

  3.防止患者的自伤和自杀。恢复期患者最突出的心理危机就是自杀,而这种念头在具有绝望、毁灭及羞耻感等心理障碍的患者中,最易表现出来,对有自杀史,有持久自杀威胁及严重抑郁症患者,应特别提高警惕,严加防范,注意自杀征兆的出现。采取各种保护措施,同时给予支持性心理护理,以解除患者心理障碍,打消其轻生念头。

  4.做好患者家属的健康宣教和指导工作,纠正一些患者家属中存在的错误观念,鼓励家属对精神病患者应持正确的态度,要真正的为患者着想,富有同情心、责任心。让病人单位、同事、邻居等给予理解、同情,不歧视病人,让他们认识到和睦温馨的家庭环境和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对疾病的康复和预后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提高全社会对精神疾病的正确认识,了解疾病防治康复的措施。让病人消除顾虑,坚持维持服药治疗,巩固疗效,早日回归社会和家庭。


护士资格考试通关必备网络课程免费试听>>
护士资格相关文章: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会员专区 - 客户服务 - 疑难解答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0 cn.cityy.cn 城市网 版权所有
中国·城市教育 粤ICP备060230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