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贸
报关员
考试指南 | 考试资讯 | 复习指导 | 试题库 | 商品编码 | 报关单 | 报关英语 | 通关指南 | 海关法规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外贸 >> 报关员 >> 复习指导
站内搜索:

2013报关员辅导:各章名词解释汇总
作者:城市网 来源:城市网学院 更新日期:2013-4-1
    第一章
    1.报关——是指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进出境运输工具的负责人、进出境物品的所有人或者他们的代理人向海关办理货物、物品、或者运输工具进出境手续及相关海关事务的过程。
    2.报关单位——是指依法在海关注册登记的报关企业和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
    3.报关企业——是指按照规定经海关准予注册登记,接受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的委托,以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名义或者以自己的名义,向海关办理代理报关业务,从事报关服务的境内企业法人。
    4.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是指依法直接进口或者出口货物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关境内的法人、其他组织或者个人。
    5.报关活动相关人——是指经营海关监管货物仓储业务的企业、保税货物的加工企业、转关运输货物的境内承运人等,他们一般不能办理报关业务,但与报关活动密切相关,承担着相应的海关义务和法律责任。
    6.报关员——是指依法取得报关员从业资格,并在海关注册登记,向海关办理进出口货物报关业务的人员。
    第二章
    1.海关——海关是国家的进出关境监督管理机关。
    2.关境——适用于同一海关法或实行同一关税制度的领域。
    3.海关监督管理——是海关全部行政执法活动的统称。
    4.关税——由海关代表国家,按照《海关法》、《进出口关税条例》及《进出口税则》,对准许进出口货物、进出境物品征收的一种流转税。
    5.走私——进出境活动的当事人或相关人违反《海关法》及有关法律、行政法规,逃避海关监管、偷逃应纳税款,逃避国家有关进出境的禁止性或者限制性管理,非法运输、携带、邮寄国家禁止、限制进出口或者依法应当缴纳税款的货物、物品进出境,或者未经海关许可并且未缴纳应纳税款、交验有关许可证件,擅自将保税货物、特定减免税货物以及其他海关监管、物品、进境的境外的运输工具在境内销售的行为称为走私。
    6.海关监管——不是海关监督管理的简称。是指海关运用国家赋予的权力,通过一系列管理制度与管理程序,依法对进出境运输工具、货物、物品及相关人员的进出境活动所实施的一种行政管理。
    7.海关证税——是指由海关代表国家,按照《海关法》和《进出口关税条例》及其《进出口税则》,对准许进出口的货物、进出境物品征收关税和其他税费。
    8.查缉走私——是指海关依照法律赋予的权利,在海关监管场所和海关附近的沿海沿边规定地区,为发现、制止、打击、综合治理走私活动而进行的一种调查和惩处活动。
    9.编制海关统计——是以实际进出口货物作为统计和分析的对象,通过搜集、整理、加工处理进出口货物报关单或经海关核准的其他申报单证,对进出口货物的品种、数(重)量、价格、国别(地区)、经营单位、境内目的地、境内货源地、贸易方式、运输方式、关别等项目分别进行统计和综合分析的业务活动,以全面、准确地反映对外贸易的运行态势,及时提供统计信息和咨询,实施有效的统计监督,开展国际贸易统计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
    10.海关权力——是指国家为保证海关依法履行职责,通过《海关法》和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赋予海关的对进出境运输工具、货物、物品的监督管理权能。
    11.海关权利的监督——即海关执法监督,是指特定的监督主题依法对海关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的行政执法活动实施的监察、检查、督促等,以次确保海关权利在法定范围内运行。
    12.报关管理制度——是指海关依法对报关单位、报关员的注册登记或者备案及对其报关行为进行规范和管理的业务制度。
    13.报关单位注册登记制度——是指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报关企业依法向海关提交规定的 注册登记申请材料,经注册地海关依法对申请注册登记材料进行审核,准予其办理报关业务的管理制度。
    14.报关员注册登记——是指通过报关员资格考试,依法取得“报关员资格证书”的人员,由所属报关单位向所在地海关申请注册登记并获取报关员证件的行为。
    第三章
    1. 对外贸易管制——是指一国政府从国家的宏观经济利益和国内外政策需要出发,在遵循国际贸易有关规则的基础上,对本国的对外贸易活动实施有效管理而实行的各种贸易政策、制度或措施的总称。简称“贸易管制”。
    2. 进出口许可管理制度——是指国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货物进出口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进出口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行政法规,对进出口贸易所实行的一种行政管理制度。它既包括对准许进出口的有关证件的审批、管理制度本身的程序,也包括以国家各类许可为条件的其他行政管理手续。
    3. 出口配额限制——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为建立公平竞争机制、增强我国商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保障最大限度的收汇,保护我国产品的国际市场利益,国家对部分商品的出口数量直接加以限制的措施。
    4. 出口配额许可证管理——是指国家对部分商品的出口,在一定时期内(一般是1年)规定数量总额,经国家批准获得配额的允许出口,否则不准出口的配额管理措施。
    5. 出口配额招标管理——配额招标管理是国家对部分商品的出口,在一定时期内(一般是1年)规定数量总额,采取招标分配的原则,经招标获得配额的允许出口,否则不准出口的管理配额措施。
    6. 许可证——是指国家批准对外贸易经营者进口或出口某种货物或技术的证明文件,是我国对外贸易管制方面最基本、最重要的官方文件之一,对于任何对外贸易经营者都具有很强的法律约束力。
    7. 自动进口许可证管理——是指国务院对外贸易主管部门和国务院相关经济管理部门按照国务院的职责划分,对部分属于自由进出口的货物制定并调整自动进出口许可证管理目录,并以签发自动进出口许可证的形式对这类目录商品所实行的国家管理。是一种国家在任何情况下对进出口申请一律予以批准的进口许可制度。
    8. 对外贸易经营者——是指依据《对外贸易法》或者其他相关法律规定从事对外贸易经营活动的法人、其他组织或者个人。
    9.进出口经营权——是指在我国境内的法人、其他组织或个人经国家批准所应享有的对外签订进出口贸易合同的资格,又称对外贸易经营权。
    10.经营范围——是指国家允许对外贸易经营者从事进出口经营活动的具体商品类别和服务项目。
    第四章
    1. 报关程序——是指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运输工具负责人、物品所有人或其代理人按照海关的规定,办理货物、物品、运输工具进出境及相关海关事务的手续和步骤。
    2. 电子报关——是指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或其代理人通过计算机系统,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货物报关单填制规范》的有关要求,向海关传送报关单电子数据,并备齐随附单证的申报方式。
    3. 中国电子口岸系统——又称口岸电子执法系统,简称电子口岸,是指与进出境贸易管理关联的国务院12个有关部委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电子计算机技术,以本部委管理的进出口业务信息为基础建立的一个公共数据库,以期达到为相关政府部门提供跨部门、跨行业管理核查,为进出口企业提供网上办理各种进出口业务的国家信息系统。
    4. 电子通关系统——是指海关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和信息网络技术对货物进出口进行全面信息化管理的一整套项目的总称。
    5. 一般进出口货物——是指在进出境环节缴纳了应征的进出口税费并办结了所有必要的海关手续,海关放行后不再进行监管的进出口货物。
    6.进出口申报——是指进出口货物的收发货人、受委托的报关企业,依照《海关法》以及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的要求,在规定的期限、地点,采用电子数据报关单和纸质报关单形式,向海关报告实际进出口货物的情况,并接受海关审核的行为。
    7.海关查验——是指海关依法确定进出境货物的性质、价格、数量、原产地、货物状况等是否与报关单上已申报的内容相符,对货物进行实际检查的行政行为。
    8.径行开验——是指海关在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或者其代理人不在场的情况下,自行开拆货物进行查验。
    9.海关监管货物——是指已进境尚未办结海关手续的进口货物和已向海关申报尚未出境的出口货物。包括一般进出口货物,过境、转运、通运货物,特定减免税货物,以及暂时进出口货物,保税货物和其他尚未办结海关手续的进出境货物。
    10 海关进出境现场放行——是指海关接受进出口货物的申报、审核电子数据报关单和纸质报关单及随附单证、查验货物、征收税费或接受担保以后,对进出口货物作出结束海关进出境现场监管决定,允许进出口货物离开海关监管现场的工作程序。
    11.保税货物——是指经海关批准未办结纳税手续进境,在境内储存、加工、装配后复运出境的货物。
    12.加工装配类保税货物——是指专为加工、装配出口产品而从国外进口且海关准予保税的原材料、零部件、元器件、包装材料、辅助材料以及用这些料件生产的成品、半成品。
    13.来料加工——是指进口料件由境外企业提供,经营企业不须要付汇进口,按照境外企业的要求进行加工或装配,只收取加工费,制成品由境外企业销售的经营活动。
    14.进料加工——是指进口料件由经营企业付汇进口,制成品由经营企业外销出口的经营活动。
    15.    加工贸易合同备案——是指加工贸易企业持合法的加工贸易合同到主管海关备案,申请保税并领取加工贸易登记手册或其他准予备案凭证的行为。
    16.    加工贸易合同报核——是指加工贸易企业在加工贸易合同履行完毕或终止合同并按照规定对未出口部分货物进行处理后,按照规定的期限和程序向加工贸易主管海关申请核销要求结案的行为。
    17.    加工贸易合同核销——是指加工贸易经营企业加工复出口并对未出口部分货物办妥有关海关手续后,凭规定单证向海关申请解除海关监管,海关经审查属实,予以办理解除海关监管的行政行为。
    18.    加工贸易深加工结转——是指加工贸易企业经过批准将保税进口料件生产的产品直接结转给另一海关关区内加工贸易企业,由后者进行深加工后再出口的一种加工贸易业务。
    19.    异地加工贸易——是指一直属海关关区内加工贸易经营企业,将进口料件委托另一直属海关关区内加工生产企业加工成品回收后,再组织出口的加工贸易。
    20.    保税工厂——是指由海关批准的专门从事保税加工的工厂或企业。
    21.    保税集团——是指经海关批准,由一个具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牵头,在同一个关区内,同行业若干个加工企业联合对进口料件进行多层次、多工序连续加工,直至最终产品出口的企业联合体。
    22.    加工贸易经营企业——是指负责对外签定加工贸易合同的各类进出口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以及经批准获得来料加工经营许可的对外加工装配服务公司。
    23.    加工贸易加工企业——是指接受经营企业委托,负责对进口料件进行加工或者装配,具有法人资格的生产企业,或者由经营企业设立的虽然不具有法人资格,但实行相对独立核算并办理工商营业证的工厂。
    24.    加工贸易单耗——是指加工贸易加工企业在正常生产条件下加工生产单位出口产品所耗用的进口料件的数量。
    25.    加工贸易外发加工——是指加工贸易企业因自身生产工序限制,经海关批准并办理有关手续,委托承揽企业对加工贸易货物的某道工序进行工,在规定的期限内将加工后的产品运回本企业并最终复出口的行为。
    26.    保税仓库——是指经过海关批准设立的专门存放保税货物及其他未办结海关手续货物的仓库。
    27.    保税区——是指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在中国境内设立的具有保税加工、储存、转口功能的由海关监管的特定区域。
    28.    出口加工区——是指经国务院批准设立专门从事保税加工的由海关进行封闭式监管的特定区域。
    29.    特定减免税货物——是指海关根据国家的政策规定准予减免税进境,使用于特定地区、特定企业、特定用途的货物。
    30.    特定地区——是指我国关境内由行政法规规定的某一特别限定区域,享受减免税优惠的进口货物只能在这一特别限定的区域内使用。
    31.    特定企业——是指由行政法规专门规定的企业,享受减免税优惠待遇的进口货物只能由这些专门规定的企业使用。
    32.    特定用途——是指行政法规专门规定的,享受减免税优惠进口的货物可以且只能用于该类用途。
    33.    暂准进出境货物——是指为了特定目的经海关批准暂时进境或暂时出境,并在规定的期限内复运出境或进境的货物。
    34.    ATA单证册——全称《暂准进口单证册》,是世界海关组织(WCO)通过的《货物暂准进口公约》及其附约和《ATA公约》确定的,用于替代各缔约方海关暂准进境货物的报关单和税费担保文书。
    35.    过境货物——是指从境外启运,在我国境内不论是否换装运输工具,通过陆路运输,继续运往境外的货物。
    36.    转运货物——是指由境外启运,通过我国境内设立海关的地点换装运输工具,而不通过我国境内的陆路运输,继续运往境外的货物。
    37.    通运货物——是指由境外启运,由船舶、航空器载运进境并由原运输工具继续载运出境的货物。
    38.    进出境快件——是指进出境快件营运人以向客户承诺的快速商业运作方式承揽、承运的进出境货物、物品。
    39.    无代价抵偿物——是指进出口货物在海关放行后,因残损、短少、品质不良或者规格不不符原因,由进出口货物的发货人、承运人或者保险公司免费补偿或者更换的与原货物相同或者与合同规定相符的货物。
    40.    进出境修理货物——运出境或者运进境进行维护修理后复运进境或者复运出境的机械器具、运输工具或者其他货物以及为维修这些货物需要进出口的原材料、零部件。
    41.    出料加工货物——是指我国境内企业运到境外进行技术加工后复运进境的货物。
    42.    溢卸进境货物——是指未列入进口载货清单、运单的货物,或者多于进口载货清单、提单或运单所列数量的货物。
    43.    误卸进境货物——是指将本应运往境外港口、车站或境内其他港口、车站但却在本港(站)卸下的货物。
    44.    放弃进口货物——是指进口货物的收发货人或者其所有人声明放弃的,由海关提取依法变卖处理的货物。
    45.    超期未报关货物——是指在规定的期限内未办结海关手续的海关监管货物。
    46.    一般退运货物——是指因质量不良或交货时间延误等原因,被国内外买方拒收或因错发、错运造成的溢装、漏卸而退运的货物。
    47.    直接退运——是指进口货物进境后向海关申报,但由于特殊原因无法继续办理进口手续,经主管海关批准将货物全部退运境外的货物。
    48.    退关货物——又称出口退关货物,指出口货物在向海关申报出口后被海关放行,因故未能装上运输工具,发货单位请求将货物退运出海关监管区不再出口的货物。
    49.    转关运输——是指进出口货物在海关监管下,从一个海关运至另一个海关办理某项海关手续的行为。
    50.    进境地——是指货物进入关境的口岸。
    51.    出境地——是指货物离开关境的口岸。
    52.    指运地——是指进口转关货物报关发运的地点。
    53.    启运地——是指出口转关货物报关发运的地点。
    54.    承运人——是指经海关核准,承运转关货物的企业。
    55.    进口转关运输——是指货物由进境地入境后,进口货物的收货人及其代理人向海关申请转关,运往另一设关地点办理进口海关手续的行为。
    56.    出口转关运输——是指出口货物的发货人及其代理人在启运地已办理出口海关手续,运往出境地口岸,由出境地海关监管出口的行为。
    57.    提前报关转关——是指进口货物在指运地先申报,再到进境地办理进口转关手续。    出口货物在货物未运抵启运地监管场所前先申报,货物运抵监管场所后再办理出口转关手续的方式。
    58.    直转转关——是指进口货物在进境地海关办理转关手续,货物运抵指运地再在指运地海关办理报关手续。出口货物在货物运抵启运地海关监管场所报关后,在启运地海关办理出口转关手续。
    59.    中转转关——是指收发货人或其代理人向指运地或启运地海关办理进出口报关手续后,由境内承运人或其代理人统一向进境地或启运地海关办理进口或出口转关手续的方式。
    60.    海关事务担保——是指与进出境活动有关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向海关申请从事特定的进出境经营业务或者办理特定的海关事务时,以向海关提交现金、保函等方式,保证行为的合法性,或保证在一定期限内履行其承诺义务的法律行为。
    61.    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是指海关对与进出口货物有关并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行政法规保护的商标专用权、着作权与着作权有关的权利、专利权实施的保护。
    62.    海关行政裁定——是指海关在货物实际进出口前,应对外贸易经营者的申请,依据有关海关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对与实际进出口行为有关的海关事务出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政决定。
    63.    海关行政许可——是指海关根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经依法审查,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
    64.    海关行政处罚——是指海关根据法律授予的行政处罚权,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违反海关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的走私行为和违反海关监管规定的行为,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由海关实施行政处罚的行为所实施的一种行政制裁。
    65.    海关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认为海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海关复议机关提出申请,由海关复议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对该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并作出决定的活动。
    第五章
    1.    关税——是指由海关代表国家,按照国家制定的关税政策和公布实施的税法及进出口税则,对准许进出关境的货物和物品征收的一种流转税。
    2.    关税纳税义务人——是指依法负有直接向国家缴纳关税义务的单位或个人,亦称为关税纳税人或关税纳税主体。
    3.    增值税——是对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按其经营增值额和规定的税率征收的一种流转税。
    4.    消费税——是对在我国境内生产、委托加工和进口的特定消费品征收的一种流转税。
    5.    船舶吨税——是由海关代表国家对进出、停靠我国港口的国际航行船舶征收的一种使用税。
    6.    滞纳金——是对纳税义务人由于不能按规定的期限缴清税费而加收的一种款项,征收滞纳金是海关的强制执行行为,可以促使纳税人尽早履行纳税义务。
    7.    滞报金——是海关对未在法定的申报期限内向海关办理进口货物申报手续的收货人加收的一种款项,它属经济制裁的款项,目的在于加速口岸疏运。
    8.    退税——是指纳税义务人或其代理人缴纳税款后,由海关依法退还误征、溢征和其他应退还款项的行为。
    9.    补税——是指海关依法追征或补征的海关短征和纳税人短缴或漏缴的税款的行为。
    第六章
    1.    商业发票——是卖方向买方开立的,对所装货物做全面、详细说明,并凭以向买方收款的货款价目总清单。
    2.    装箱单——也称包装单、花色码单、码单,是用以说明货物包装细节的清单。
    3.    装货单——俗称下货纸,是由船舶公司或其代理人在接受托运人提出的托运申请后,向托运人签发的、凭以命令船长收货装运的凭据。
    计 算 公 式:加工贸易项下出口应税商品:出口关税 = 出口货物完税价格×出口关税税率×出口成品中使用的国产料件占全部料件的价值比例进出口货物关税从价计算公式:进口货物应纳关税税额 = 进口货物完税价格×适用的进口关税税率进口货物完税价格 = CIF价格 = FOB价格+运费/1-保险费率 = CFR价格/1-保险费率出口货物应纳关税税额 = 出口货物完税价格×适用的出口关税税率出口货物完税价格 = FOB-出口税 = FOB价格/1+出口关税税率进出口货物关税从量计算公式:进口货物应纳关税税额 = 进口货物数量×适用的单位税额出口货物应纳关税税额 = 出口货物数量×适用的单位税额进口环节税的从价计算公式:应纳增值税税额 = 增值税组成计税价格×增值税税率增值税组成计税价格 = 进口货物完税价格+进口关税税额+消费税税额应纳消费税税额 = 消费税组成计税价格×消费税税率消费税组成计税价格 = 进口货物完税价格+进口关税税额/1-消费税税率从量计算公式:应纳消费税税额 = 进口货物数量×消费税单位税额特定减免税货物的估价:完税价格=海关审定的该货物原进口时的价格×[1-申请补税时实际已使用的时间(月)/监管年限×12]需缴纳关税的暂准进出境货物的计算公式:每月关税税额=关税总额×(1/60)
    每月进口环节代征税税额=进口环节代征税总额×(1/60)
    其他税费计算公式反倾销税税额 = 完税价格×适用的反倾销税税率应纳船舶吨税税额 = 注册净吨位×传播吨税税率关税滞纳金金额 = 滞纳的关税税额×0.0005×滞纳天数代征税滞纳金金额 = 滞纳的代征税税额×0.0005×滞纳天数进口货物滞报金金额 = 进口货物完税价格×0.0005×滞纳天数缓税利息=补征税款×计息期限×(活期存款储蓄年利息率/360)

报关员考试通关必备网络课程免费试听>>
      2010年报关员考试网络辅导课程
辅导班次 主讲老师 课时 试听 价格 报名
精讲班 覃珍珍 50 试听 400元 报名
冲刺班 覃珍珍 30 试听 300元 报名
习题班 覃珍珍 四套题 试听 200元 报名
商品归类考题解析班 覃珍珍 10 试听 100元 报名
报关单考题解析班 覃珍珍 10 试听 100元 报名
基础套餐:精讲班+冲刺班+习题班=700元
强化套餐:商品归类考题解析班+报关单考题解析班+习题班=300元
保过套餐:精讲班+冲刺班+习题班+商品归类考题解析班+报关单考题解析班=800元
报关员相关文章: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会员专区 - 客户服务 - 疑难解答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0 cn.cityy.cn 城市网 版权所有
中国·城市教育 粤ICP备060230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