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务员
地方公务员
考试指南 | 考试资讯 | 复习指导 | 试题库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公务员 >> 地方公务员 >> 试题辅导
站内搜索:

2013年山东省公务员考试行测辅导:词语感情色彩
作者:城市网 来源:www.xue.net 更新日期:2013-3-19
      文章摘要:很多考生反映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逻辑填空难度很大,很多选项放在文中似乎都可以,辨不清哪个是正确答案。 讲一种快速解题的方法——词语感情色彩法。

    对于不同的事物,我们倾向于用不同感情色彩的词语来形容,根据感情色彩的不同,词语一般分为:褒义词、贬义词、中性词以及“积极、肯定倾向的词”、“消极、否定倾向发的词”之分。例如:平易近人、冰清玉洁、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废寝忘食等带有尊敬、喜爱感情倾向的词语都属于褒义词;不以为耻、臭名远扬、倒行逆施、厚颜无耻、奴颜媚骨等带有憎恨、厌烦感情倾向的词语都属于贬义词;相对于“帮凶(贬义)”来说,“帮手”属于中性词。除了褒贬类型之外,还有一些诸如奋发、上进、勤勉、活跃、努力等积极色彩的词语以及颓废、沮丧、悲观等消极色彩的词语。

  在逻辑填空中我们可以通过判定词语的感情色彩来解题,如果在一个文段中,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情感是褒义色彩,那么我们在选择答案的时候相应地也要选择褒义色彩的词语。下面就以真题为例,为大家详细分析词语色彩法的具体运用。

  【例1】亚洲有中印两个人口大国,然而人口的庞大却与人才是否______没有必然关系。人才供应缺口在一些国际化的行业中尤为______,例如金融从业人员、工程研发人员等在全亚洲都供不应求。

  a.饱和 突出   b.充裕 明显   c.过剩 严峻   d.流失 巨大

  在例1中,我们先用一般的方法解题,“然而”表转折,前面说人口庞大,后面应该说人才少,所以横线上应该是表示“多”的含义。排除d项。第二句的“人才供应缺口”、“供不应求””都表示人才需求不能被满足,出现了短缺状况,与此相对的应是人才是否足够的问题,而“饱和”和“过剩”程度过重,不符合语境,故应填“充裕”。正确答案是b。

  其实这道题运用感情色彩的方法进行排除最为快速。文中通过转折词“然而”强调了“人口的庞大”与“人才是否_____”之间并没有必然联系,可以推知空白处应该是一个表示积极倾向性的词汇。通过比较不难发现仅有b项“充裕”符合文义表达,将b项另外一个词汇“明显”代入原文,在搭配上也很通顺,由此可知正确答案为b项。a项“饱和”、c项“过剩”和d项“流失”均表达了一定的消极倾向性,应该予以排除。

  【例2】“诗是不可译的,中国古典诗歌更是不可译的。”爱好古典诗歌的中国人包括不少作家、学者、翻译家常常如是说,语气中带着七分________三分________。然而,话说回来,如果没有翻译,中国古典诗歌如何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呢?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自豪 遗憾   b.无奈 悲伤   c.感伤 埋怨   d.骄傲 惭愧

  这道题目结合感情色彩和语义轻重两个角度进行作答最为有效。作家、学者、翻译家对中国古典诗歌的评价既然分为七分和三分,则前一个空白处应该为较积极的词汇,后一个空白处为较消极的词汇,由此可以排除b、c两项。因为b项中“无奈、悲伤”和c项中“感伤、埋怨”均是表达消极含义的词汇,与文意不符。再比较a、d 两项,不难发现d项的“惭愧”用在此句中显得语义过重了,不太妥当。而a项的“自豪、遗憾”两词恰恰表达了作者、学者、翻译家的情感,符合文意表达,因此正确答案为a项。

  我们再看关于考查频率较高的一个词“按部就班”的几道真题:

  【例3】当我们在谈论创意的时候,大多会认为这没有什么规律可循,或者说,创意应该是 ______的。我们会说:如果给创意制定一个框架的话,可能会束缚创意,让创意变成______的工匠活。

  a.天马行空 按部就班   b.稍纵即逝 循规蹈矩

  c.自由自在 循序渐进   d.标新立异 熟能生巧

  “或者说”提示我们横线上也应该延续“没有什么规律可循”的意思,bd排除。选项c“自由自在”不能与“创意”搭配,所以正确答案为a选项。


地方公务员考试通关必备网络课程免费试听>>
 2011年浙江省公务员考试网上辅导
课程名程 教师 课时 试听 购买
笔试冲刺班 华图名师 16 试听 300元
套餐A 华图名师 183 试听 2980元
套餐B 华图名师 114 试听 1680元
套餐C 华图名师 86 试听 980元
 2011年浙江省公务员考试网上辅导方案,点击进入
地方公务员相关文章: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会员专区 - 客户服务 - 疑难解答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0 cn.cityy.cn 城市网 版权所有
中国·城市教育 粤ICP备060230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