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药
护士资格
考试指南 | 考试资讯 | 复习指导 | 试题库 | 基础护理学 | 中医护理学 | 临床护理学 | CGFNS | 社区护理 | 心理护理 | 护理管理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医药 >> 护士资格 >> 临床护理学
站内搜索:

护士资格考试辅导:传染病预防
作者:城市网 来源:城市网学院 更新日期:2013-2-22
    (一)管理传染源
    1.对传染病病人管理必须做到五早  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早发现、早诊断:建立健全城乡三级医疗卫生防疫网。
    早报告:传染病报告制度是早期发现传染病的重要措施,必须严格遵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传染病分为3类:
    甲类:为强制管理传染病,城镇要求6h内上报,农村不超过12h(鼠疫、霍乱)。
    乙类:为严格管理传染病,城镇要求12h内上报,农村不超过24h(22种)。
    丙类:为监测管理传染病,在监测点内按乙类传染病方法报告(11种)。
    早隔离、早治疗: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者,应将其安置在一定场所,使之不与健康人接触,便于集中管理、消毒和治疗,以防传染病蔓延。
    2.接触者的管理  对接触者采取的防疫措施叫检疫。检疫期限是从最后接触之日算起,相当于该病的最长潜伏期。在检疫期间根据情况可预防服药或预防接种。
    (二)切断传播途径
    1.消化道传染病采取“三管二灭”(管理水源、饮食、粪便,灭苍蝇、蟑螂)。
    2.呼吸道传染病房间保持通风;必要时进行空气消毒;呼吸道传染流行季节戴口罩。
    3.隔离的种类
    (1)严密管理(黄色标志),预防高度传染性及致死性的传染病,以防空气和接触传播。
    (2)接触隔离(橙色标志)。
    (3)呼吸道隔离(蓝色标志)。
    (4)结核菌隔离(AFB隔离)。
    (5)肠道隔离(棕色标志)。
    (6)脓汁/分泌物隔离(绿色标志)。
    (7)血液/体液标志(红色标志)。
    4.保护易感人群预防接种。

护士资格考试通关必备网络课程免费试听>>
护士资格相关文章: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会员专区 - 客户服务 - 疑难解答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0 cn.cityy.cn 城市网 版权所有
中国·城市教育 粤ICP备060230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