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药
执业医师
考试指南 | 考试资讯 | 复习指导 | 经验交流 | 历年真题 | 模拟试题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医药 >> 执业医师 >> 复习指导
站内搜索:

2013年中西医综合辅导:月经生理概述
作者:城市网 来源:城市网学院 更新日期:2013-1-17
     5.胞宫与月经 胞宫是化生月经和受孕育胎的内生殖器官。其生理由肾、天癸、气血、冲任调节,并主司子宫藏泻,胞宫周期性变化主要表现为子宫的周期性出血。
    三、月经周期节律
    月经具有周期性、节律性,是女性生殖生理过程中肾阴阳消长、气血盈亏规律性变化的体现。月经有行经期、经后期、经间期、经前期四个不同时期的生理节律,形成月经周期。现以28天为一月经周期,阐述如下:
    1.行经期 行经第1~4天,此期子宫泻而不藏,排出经血。呈现“重阳转阴”特征。
    2.经后期 指月经干净后至经间期前,约为周期的第5~13天,此期血海空虚渐复,子宫藏而不泻,呈现阴长的动态变化。呈重阴状态。重阴,是指月经周期阴阳消长节律中的阴长高峰时期。
    3.经间期 周期第14~15天,也称氤氲之时,或称“的候”、“真机”时期(即西医所称的“排卵期”)。在正常月经周期中,此期正值两次月经中间,故称之为经间期。这是重阴转阳、阴盛阳动之际,正是种子的时候。
    4.经前期 即经间期之后,月经周期的第15~28天。此期阴盛阳生渐至重阳。重阳,是指月经周期阴阳消长节律中阳生的高峰时期,此时阴阳俱盛,以备种子育胎。
    月经周期中四个不同时期的连续与再现,形成了月经周期的月节律。

[本文共有 2 页,当前是第 2 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执业医师考试通关必备网络课程免费试听>>
执业医师相关文章: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会员专区 - 客户服务 - 疑难解答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0 cn.cityy.cn 城市网 版权所有
中国·城市教育 粤ICP备06023013号